醒心亭记
作者:吴儆 朝代:唐代诗人
- 醒心亭记原文:
- 事已至此,回首东南七年,可见一二。
或许是亡灵聚集,阴气才会格外沉重。
这也没办法,李家太小了。
负担行歌过古坟,故妻犹是饭王孙。他年一见呼同载,不念前情念后恩。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吴芮本是吴国王族后裔,当年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沉迷与声色,受谗臣小人逢迎迷惑。
- 醒心亭记拼音解读:
- shì yǐ zhì cǐ ,huí shǒu dōng nán qī nián ,kě jiàn yī èr 。
huò xǔ shì wáng líng jù jí ,yīn qì cái huì gé wài chén zhòng 。
zhè yě méi bàn fǎ ,lǐ jiā tài xiǎo le 。
fù dān háng gē guò gǔ fén ,gù qī yóu shì fàn wáng sūn 。tā nián yī jiàn hū tóng zǎi ,bú niàn qián qíng niàn hòu ēn 。
háng lù nán !háng lù nán !duō qí lù ,jīn ān zài ?
wú ruì běn shì wú guó wáng zú hòu yì ,dāng nián wú wáng fū chà zhàn shèng yuè guó hòu ,chén mí yǔ shēng sè ,shòu chán chén xiǎo rén féng yíng mí hu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
⑤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相关赏析
-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关于在这种沉寂的环境里生活的人的样子,诗的第四句虽然透露出一点儿信息,但那是在帘幕之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隐约约的形象,还不能让人一下子看清她的面目。于是,诗的第五、六两句就把镜头转而直接对准了这深院中的人物:“蜂语绕妆镜,画蛾学春碧。”原来这位伴着帘影、伴着“箫声吹日色”的抒情主人公竟是一位女子。只见她站立在梳妆台前,对镜描绘着蛾眉。而那蜜蜂“嗡嗡”叫着,好像也知欣赏其美貌一样地飞前飞后,“议论不休”,好象在寻找着散发出阵阵芳香的花儿。这两句写人物非常含蓄传神,始终没露出人物的容貌形象,却抓住蜜蜂错把女子当成鲜花的细节和女子对镜梳妆的一个动作,写出她如花似玉的美貌,透露出她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几分顾影自怜之意。这样一位美貌的女子,她的青春、她的生命活力,居然只能在对镜梳妆中慢慢消逝,只能在孤独寂寞中百无聊赖地度过。这是十分难堪的境地,也是非常不幸的生活。
此曲体物细微、尖新奇警。作者在表现“黑痣”时,不是直接介绍它是如何如何样的特征,而是寓形象于比喻。使用比喻也非开门见山,而是借用故事,迂回深入。首先用两句惊异语开头,突出这位佳人之美:“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杨贵妃在马嵬坡遭到不幸,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作者设想她脱险了,至今犹“在”,这种想象是非常大胆新奇的。杨贵妃天生丽质,容貌倾国倾城,这又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作者将曲中的女子比作杨妃,题中的“佳人”二字就得到了证实。这一比喻显示了她的美貌,又是为她脸上黑痣的美中不足寻找开脱,可见作者对此题的咏写,是以爱怜为前提的。
作者介绍
-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